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女子离世后的情境,以及她留下的影响和记忆。
首句“阆苑收花去,无心对紫薇”中,“阆苑”是传说中的仙境,这里比喻女子离世,如同被仙境收走的花朵,不再留恋尘世的美景,如紫薇花。这句表达了她对尘世的超然与无牵无挂。
“寥寥鹤夜怨,角角雉朝飞”用鹤和雉鸟的形象来象征她的灵魂。鹤在夜晚孤独地哀鸣,雉鸟在清晨展翅高飞,暗示她虽然离去,但灵魂依然在世间徘徊,带着一丝哀怨与自由。
“石窌名犹在,邯郸梦已非”提到“石窌”和“邯郸”,前者可能指她的墓地或纪念地,后者则借指曾经的繁华或梦想。这句表明,尽管她的名字和记忆依然存在,但曾经的梦想和现实已经不同,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。
最后一句“郎君真骥子,玉立换朝衣”则转向她的丈夫或后代。“骥子”指有才华的年轻人,“玉立”形容他风度翩翩。这句表达了她对丈夫或后代的期望与赞美,希望他们在她离开后依然能够光耀门楣,继承她的精神。
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,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、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后代的期望,情感深沉而含蓄,展现了诗人对生死、时间和记忆的深刻感悟。
孙觌
孙觌dí(1081~1169)字仲益,号鸿庆居士,常州晋陵(今江苏武进)人。孝宗乾道五年卒,年八十九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八)。孙觌为人依违无操,早年附汪伯彦、黄潜善,诋李纲,后复阿谀万俟卨,谤毁岳飞,《宋史》无传。孙觌善属文,尤长四六。著有《鸿庆居士集》、《内简尺犊》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