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问 其十三 舜禹

帝舜生于姚丘兮,地近夷而居东。母握登感天瑞兮,漾祥光于大虹。

历山其所耕稼兮,陶渔皆有遗迹。二女降于妫汭兮,百官备而景从。

大禹巡于釜山兮,会群臣而计功。执玉帛者万国兮,戮后至之防风。

托菲饮以名泉兮,凿了溪而宅土。发金简于石匮兮,藏秘图于山中。

望邑名夫虞姚兮,山灵护夫禹穴。俨庙貌于千古兮,遗化被于无穷。

繄帝王之所在兮,宜风俗之近古。习孝悌与勤俭兮,亦好逊而上忠。

客曰于戏大哉兮,又何可以比隆。然有为者亦若是兮,岂无与舜禹之事同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越问 其十三 舜禹》用通俗的语言讲了一个"帝王成长记"的故事,重点描绘了舜和禹两位上古贤君的传奇经历和深远影响。

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:
第一部分讲舜的故事。说他出生在姚丘(今浙江余姚),母亲因为看到彩虹祥光而怀孕。诗中提到舜种田的历山、制陶打渔的遗迹,还有他娶了尧的两个女儿,百官都追随他。这些细节让舜的形象鲜活起来——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神,而是会干农活、有家庭生活的普通人。

第二部分讲大禹的功绩。描述他召集万国诸侯开会,惩罚迟到的防风氏(传说中巨人族的首领),还提到他"以粗茶淡饭命名泉水"的生活细节。特别强调大禹治水时发现的金简玉书(传说中治水的秘籍),这些神秘元素让故事更有传奇色彩。

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感叹。他说这些古迹(舜的故乡、禹的墓穴)和庙宇历经千年还在,证明贤君的精神永远流传。当地百姓至今保持着孝顺、节俭、谦让、忠诚的古风,说明伟人的影响力可以跨越时空。最后用"只要努力,人人都能成为舜禹那样的贤者"来激励读者。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
1. 把神话传说写得像邻居家的故事,舜会种地、禹爱喝粗茶,让圣贤变得可亲可感
2. 用"彩虹孕母""金简天书"等神奇元素增加趣味性
3. 最后落脚到"平凡人也能成就伟业"的积极主题,很有感染力
4. 通过地名、风俗的描写,把浙江一带的风土人情和上古历史巧妙结合

就像现在拍历史剧既要还原古代场景,又要让现代观众有共鸣,这首诗在900年前就做到了这种平衡——既讲好了老祖宗的故事,又传递了永恒的正能量。

孙因

庆元慈溪人。孙梦观兄。理宗宝庆二年进士。仕至朝请大夫。晚年隐居四明山。博综古今,善属文,尝采会稽遗事作《越问》,以补王十朋《风俗赋》之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