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几送漳兰二枝二首 其一

垣侵薜荔径蓬蒿,零落幽丛梦想劳。
忽见微波小翘楚,胜歌二十五离骚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从荒芜到惊喜的情感变化,语言简单却充满画面感。

前两句写的是眼前荒凉的景象:围墙边长满野草藤蔓,小路上杂草丛生,原本茂盛的花丛如今零落不堪,让人看了心生感慨。"梦想劳"三字透露出主人对这些花草的牵挂,暗示他曾经精心照料过这片园子。

后两句笔锋一转,突然在破败中发现了两株漳州兰花的嫩芽("微波小翘楚")。"微波"形容新芽娇嫩微微颤动的样子,"翘楚"则用拟人手法夸它们是植物中的佼佼者。这个意外发现让诗人欣喜若狂,觉得比读完二十五篇《离骚》还要满足。这里用《离骚》作对比很巧妙——既点明诗人高雅的文化品位,又反衬出发现新芽带来的纯粹快乐。

全诗通过前后强烈对比,展现了生活中"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"的惊喜。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:即使在最荒芜的处境里,只要用心观察,总能发现让人振奋的新希望。这种从小处见生机的写法,正是古代文人最擅长的生活智慧。

厉鹗

厉鹗(1692-1752),字太鸿,又字雄飞,号樊榭、南湖花隐等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清代文学家,浙西词派中坚人物。康熙五十九年举人,屡试进士不第。家贫,性孤峭。乾隆初举鸿博,报罢。性耽闻静,爱山水,尤工诗馀,擅南宋诸家之胜。著有《宋诗纪事》、《樊榭山房集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