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居

欲识蓬门境,荒苔草色深。
疏篱穿犬道,巧语杂春禽。
慢效阮君泪,还怜钟子心。
琴书今古意,流水岂知音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隐居者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独自生活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渴望。

首先,诗中描述了隐居地的环境:“荒苔草色深”和“疏篱穿犬道”,表明这个地方人迹罕至,苔藓和野草茂盛,篱笆疏落,只有犬道穿过,显得十分幽静。这样的环境让人联想到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,体现了隐居者追求宁静的心境。

接着,“巧语杂春禽”一句,描绘了春天鸟儿欢快的叫声,为这片宁静增添了一丝生机。这些自然的声音让隐居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宁静的愉悦。

然后,诗中提到了“慢效阮君泪,还怜钟子心”。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:阮籍和钟子期。阮籍是魏晋时期的名士,常以泪表达内心的痛苦;钟子期则是传说中的知音,能够理解伯牙的琴声。通过这两个典故,作者表达了自己虽然有隐居的宁静,但仍然感到孤独,渴望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。

最后,“琴书今古意,流水岂知音”点明了全诗的主题。琴和书代表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,但流水(象征自然)并不能成为知音。作者感叹,虽然隐居生活让他远离了世俗的纷扰,但在内心深处,他仍然渴望有人能真正理解自己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者的生活环境,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,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的渴望。诗中的情感既平静又深沉,让读者感受到隐居者内心的孤独与期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