示孙谐
龙山古壮哉,郁郁盘烟岚。
一读元子诗,泠然玉泉甘。
江山胜景要佳客,而我不到怀应(一作应怀)惭。
雷家髯翁虎眈眈,刘氏遗爱存(一作性理穷)河南。
百年乔木动秋色,篮舆谁与供奇探。
昆山出美玉,楚国多楩楠。
孙郎复贵种,良璞须深函。
勾萌慎培养,云霄看岩岩。
野夫老矣一何拙?平生只有归休堪。
传经访道可无愧,为我早办龙山庵。
一读元子诗,泠然玉泉甘。
江山胜景要佳客,而我不到怀应(一作应怀)惭。
雷家髯翁虎眈眈,刘氏遗爱存(一作性理穷)河南。
百年乔木动秋色,篮舆谁与供奇探。
昆山出美玉,楚国多楩楠。
孙郎复贵种,良璞须深函。
勾萌慎培养,云霄看岩岩。
野夫老矣一何拙?平生只有归休堪。
传经访道可无愧,为我早办龙山庵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《示孙谐》是作者写给一位叫孙谐的晚辈的劝勉之作,全诗通过描绘山水、历史人物和自然意象,传递了长辈对后辈的期望和人生感悟。
第一部分:山水与情怀(前八句)
诗人开篇用壮丽的龙山景色起兴,说这里的山色郁郁葱葱,云雾缭绕。读到古人(元子)的诗句时,感觉像清泉一样甘甜。这里暗含对文化传承的重视。接着诗人感叹:这样的美景需要知音共赏,自己未能亲临实在遗憾。随后提到两位历史人物(雷家髯翁和刘氏),用他们的故事暗示做人要有气节和仁爱之心。
第二部分:人才与成长(中间六句)
诗人用"百年乔木"比喻家族传承,用"篮舆"(轿子)暗示需要有人继续探索家族精神。接着用昆山美玉、楚国良木比喻孙谐的天资优越,说他像未经雕琢的璞玉,需要好好打磨。这里强调后天培养的重要性——就像培育幼苗一样,只有耐心栽培,才能长成参天大树。
第三部分:长辈的嘱托(最后四句)
诗人自称"野夫",谦虚地说自己年老笨拙,这辈子只适合归隐。但对孙谐提出期待:希望他能传承经典、探求真理,这样自己就能安心退隐,在龙山建庵养老了。最后一句看似说要建草庵,实则是对孙谐的温柔督促:你要努力成才,我才能放心退休。
全诗亮点:
1. 用山水之美喻指人生境界
2. 通过历史人物和自然意象说理,避免说教
3. 长辈的期待藏在山水描写中,既有勉励又不失温情
4. "百年乔木""良璞深函"等比喻生动贴切,现在仍可用来形容人才培养
这首诗的精髓在于:用美好的自然意象包裹人生智慧,既展现了长辈的殷切期望,又保留了谦和温厚的风度。读者能感受到中华文化中"诗教"的传统——不说大道理,而是通过美的意境传递价值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