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彭制机

场屋峥嵘气,虽平岂易干。
江湖双鬓古,师友一灯寒。
戍柝犹传檄,渔烟自钓竿。
极知书有种,吾道未凋残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,表达了对一位姓彭的地方官员的怀念与敬佩。

前两句写彭官员在官场考试中表现突出,才华横溢,即使被贬谪也不改气节。"场屋"指考场,"峥嵘"形容他出众的才华,"岂易干"说他不轻易向命运低头。

中间四句用具体场景描写他的生活:在江湖漂泊中双鬓斑白,却依然保持着师生情谊;边境战事未平("戍柝"指边防军的梆子声),他却能在渔烟中悠然垂钓。这些对比展现了他既能心系国事,又能保持淡泊的品格。

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慨:深知学问需要传承("书有种"),但看到彭官员这样的榜样,就相信正直的为官之道不会消失。全诗用平实的语言,通过考场、江湖、渔舟等意象,塑造了一位有才华、有操守的官员形象,表达了对其人品的赞赏和对正道不灭的信念。

方岳

方岳(1199~1262),南宋诗人、词人。字巨山,号秋崖。祁门(今属安徽)人。绍定五年(1232)进士,授淮东安抚司□官。淳□中,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。后调知南康军。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,被移治邵武军。后知袁州,因得罪权贵丁大全,被弹劾罢官。后复被起用知抚州,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