尹恒复中翰遣公郎兼中持书入山峕沙汰宽旨赋此酬之

野老归山去不辞,谁持折柬寄相思。
遣儿未肯同裴老,开社还应愧远师。
近日林梢仍向化,避人茅屋岂终移。
物情累卵同今昔,珍重篁溪石上时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位隐居山林的老人收到朋友书信后的感慨与思考。

诗的开头写老人已经隐居山中,不再过问世事,却突然收到朋友寄来的书信,勾起了他对友人的思念。接着,他提到自己虽然让儿子去拜访朋友,但自己却不愿像裴老那样参与世俗事务,反而觉得自己开社讲学比起远师还差得远。这里可以看出老人对隐居生活的坚持和对自我要求的严格。

然后,诗人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象,树木依然茂盛,似乎在顺应天意,而自己选择隐居在小茅屋中,不愿再被世俗打扰。但他也意识到,世事如同累卵,随时可能崩塌,这种危机感让他更加珍惜当下的隐居生活。

最后,他提醒自己要珍惜在篁溪石上的时光,暗示了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对世事变幻的无奈。

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,表达了老人对世俗的疏离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,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事变幻的忧虑和对友情的珍重。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