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建在山水之间的尖顶小屋(舫斋),展现了一幅宁静又充满生机的画面。
前两句写小屋的环境:屋子虽小,地势也不高,但位置绝佳——头顶是青翠的山峦,脚下是清澈的池塘。这里用"不嫌低"表现出主人安于朴素生活的态度,而"上有青山下有池"则用上下对称的布局,勾勒出小屋被自然环抱的和谐感。
后两句由静转动:一阵东风吹过松林,松涛声沙沙作响,让人恍惚觉得是雨点打在船篷上的声音。这里用声音制造错觉,把松涛比作雨声,既突显了环境的清幽,又暗含趣味——小屋虽在陆地,却因这声音让人仿佛置身舟中,点题"舫斋"(形似船屋的书斋)的独特意境。
全诗精髓在于用简练的语言,把平凡的小屋写出诗意。诗人通过"低"与"青山""池"的对比,突出小屋虽简朴却与自然融为一体;又通过风声的联想,赋予静态景物动态的趣味。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、与自然共鸣的闲适之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