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、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。诗人回首过往,发现自己已经远离了尘世的纷扰,不再被世俗的规则和节奏所束缚。他不再在意日升月落,醒与醉也变得随性而为。
诗人用“绿蓑青笠”来象征他的生活方式,这是一种简朴、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。他习惯了在寒冷的天气中披着霜雪,表现出一种坚韧与从容。这种生活虽然看似艰苦,但却让他感到自由和满足。
到了傍晚,风停了,钓丝静静地浮在水面上,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。天空和水面交相辉映,呈现出一种宁静的美。诗人抬头望去,只见一轮新月悬挂在天空,水天相接,仿佛融为一体。这种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无尽的辽阔与宁静。
最后,诗人的目光被一只孤鸿吸引,它在天空中时隐时现,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孤独与自由。孤鸿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超然物外、悠然自得的心境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的细节,表达了诗人对闲适、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享受。它告诉我们,远离尘世的喧嚣,回归自然,我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。这种生活方式虽然简单,但却充满了诗意的美感。
朱敦儒
朱敦儒 (1081-1159),字希真,洛阳人。历兵部郎中、临安府通判、秘书郎、都官员外郎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,致仕,居嘉禾。绍兴二十九年(1159)卒。有词三卷,名《樵歌》。朱敦儒获得“词俊”之名,与“诗俊”陈与义等并称为“洛中八俊” (楼钥《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