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被贬官员在中牟县偶遇故人的温暖场景,展现了困境中的人情之美。
开篇"古县日初沉"用夕阳西下的画面,暗示诗人被贬后的低落心情。"轺车忽见寻"突然出现的马车,制造了意外相遇的惊喜感。三四句直接点明主题:这位故人没有因为诗人被贬而疏远,反而专程来访,让诗人感受到真挚的友情。
后四句用生活细节展现温馨画面:虽然没有酒可以驱寒,但两人挑灯夜话,听着远处捣衣声,在漏壶滴水声中促膝长谈。最后两句写两人并马同行,在郏郊三十里的路上吟诗作对,说明即便在贬谪途中,有了知己相伴也能苦中作乐。
全诗最动人的是"不将迁客累"这句,它道出了友情的真谛: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对方落魄而避之不及。诗人用日常场景中的灯光、捣衣声、马蹄声等细节,把这份患难之交写得格外温暖。在人生低谷时,一个不请自来的老朋友,往往比任何安慰都更能抚慰人心。
王禹偁
王禹偁(954—1001)北宋白体诗人、散文家。字元之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山东省巨野县)人,晚被贬于黄州,世称王黄州。太平兴国八年进士,历任右拾遗、左司谏、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。敢于直言讽谏,因此屡受贬谪。真宗即位,召还,复知制诰。后贬知黄州,又迁蕲州病死。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,文学韩愈、柳宗元,诗崇杜甫、白居易,多反映社会现实,风格清新平易。词仅存一首,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,格调清新旷远。著有《小畜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