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王孟端墨竹为邹侍讲赋
堂前飒飒秋气高,王郎醉脱宫锦袍。
铜盘和露墨花坠,写出江南金错刀。
错刀纷披风雨急,潇碧都含烟雾湿。
翡翠飞来楚客酣,鹧鸪啼断湘娥泣。
一双琅玕千尺强,空山岁晏饶冰霜。
傍有孙枝亦垂实,会看翩翩仪凤凰。
素庵无尘绝萧洒,幽居如在青林下。
兴到高歌淇澳篇,闲来拟结山阳社。
更斸苍苔三径开,拄杖时时好客来。
颠狂却笑刘伶锸,烂熳时倾阮籍杯。
绿阴棋罢还夸敌,彩笔诗成不待催。
几回梦绕青原麓,白鹭洲前看苍玉。
梦回花映玉堂清,忽对画图洗心目。
何因置我绿绮琴,为公一弹风满林。
铜盘和露墨花坠,写出江南金错刀。
错刀纷披风雨急,潇碧都含烟雾湿。
翡翠飞来楚客酣,鹧鸪啼断湘娥泣。
一双琅玕千尺强,空山岁晏饶冰霜。
傍有孙枝亦垂实,会看翩翩仪凤凰。
素庵无尘绝萧洒,幽居如在青林下。
兴到高歌淇澳篇,闲来拟结山阳社。
更斸苍苔三径开,拄杖时时好客来。
颠狂却笑刘伶锸,烂熳时倾阮籍杯。
绿阴棋罢还夸敌,彩笔诗成不待催。
几回梦绕青原麓,白鹭洲前看苍玉。
梦回花映玉堂清,忽对画图洗心目。
何因置我绿绮琴,为公一弹风满林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墨竹图,并通过竹子寄托了文人雅士的高洁情怀和洒脱生活。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:
第一部分(前八句)用生动的画面感描写画家王孟端醉后挥毫的场景。秋风吹拂的厅堂里,他脱掉华贵官袍,用铜盘调墨,笔下竹枝如金错刀般锋利有力。这些墨竹在风雨中摇曳,仿佛能听到翡翠鸟鸣和湘妃哭泣,赋予竹子灵动的生命力。
第二部分(中间十句)聚焦竹子的象征意义。千尺高的青竹挺立寒冬,旁边新竹已结出果实,暗喻品德传承。诗人描绘了素雅书斋中的文人生活:他们高唱《诗经》赞美竹子的篇章,像竹林七贤般饮酒作乐,下棋赋诗,展现不拘礼法的洒脱。
第三部分(最后六句)将画作与现实交融。诗人梦中常回到竹林苍翠的故乡,醒来面对这幅墨竹图倍感清新。结尾突发奇想,渴望在竹林中弹琴,让琴声与竹涛共鸣,表达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。
全诗巧妙连接了绘画、自然景物和文人理想。通过"醉脱宫袍""笑刘伶""倾阮籍杯"等典故,展现蔑视权贵、追求自由的精神。竹子在这里既是艺术对象,更是坚贞人格的化身,而画作成为连接现实与理想的桥梁。诗中流动的墨色、风雨声、琴音共同构成多感官的艺术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