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山

春山不可画,烟雨近江楼。
藤老依松活,泉迂避石流。
懒云低渡竹,细草乱沿沟。
欲打巴禽去,家居听亦愁。

现代解析

《春山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山间的景象,充满了自然的美感和一种淡淡的愁绪。

首句“春山不可画”直接点出春天的山景美得无法用画笔来描绘,暗示了自然景色的丰富和复杂。接着“烟雨近江楼”描绘了江边的楼阁在烟雨中若隐若现,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。

“藤老依松活,泉迂避石流”这两句写出了山中的藤蔓依附在松树上生长,泉水绕过石头流动,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和灵动。这些细节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,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活力。

“懒云低渡竹,细草乱沿沟”则进一步描绘了云朵懒洋洋地飘过竹林,细小的草儿沿着沟渠杂乱生长,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,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序的自然美。

最后两句“欲打巴禽去,家居听亦愁”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。诗人想要赶走那些巴地的鸟儿,因为它们的叫声让他在家中也感到忧愁。这里的“愁”字点出了诗人内心的感触,可能是一种对生活或世事的忧虑,也可能是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不舍。

总体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春天山间的美丽景色,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淡愁绪。这种自然与情感的结合,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,又富有情感深度,让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。

艾性夫

艾性夫(《四库全书》据《江西通志》作艾性,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)字天谓。江西东乡(今属江西抚州)人。元朝讲学家、诗人。与其叔艾可叔、艾可翁齐名,人称“临川三艾先生”。 生卒年均不详,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。艾性夫诗,以影印文渊合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酌校《诗渊》所录诗。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