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华文挽词(若容) 其二

籍甚柯山政,儿童识贵温。
欢谣闻魏阙,殊宠镇吴门。
就养家传子,休官泽及孙。
吾乡耆旧传,千载德弥尊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郑华文挽词(若容) 其二》通过简洁的语言,表达了对一位德高望重的地方官员的敬仰与怀念。整首诗围绕主人公的政绩、品德和对后世的影响展开,展现了他在地方治理中的卓越贡献和深厚影响。

首句“籍甚柯山政,儿童识贵温”提到主人公在柯山(地名)执政时政绩斐然,就连孩子都知道他温和仁厚。这里通过“儿童识贵温”这一细节,形象地描绘了他在百姓心中的亲切形象。

第二句“欢谣闻魏阙,殊宠镇吴门”进一步说明他的名声甚至传到了朝廷(魏阙),并受到皇帝的特殊恩宠,被派去镇守吴门(地名)。这表明他不仅在地方上有威望,还得到了中央的认可。

第三句“就养家传子,休官泽及孙”讲述他晚年退隐后,把家业传给子孙,他的恩泽惠及后代。这不仅体现了他的家族责任感,也说明他的德行对家族的影响深远。

最后一句“吾乡耆旧传,千载德弥尊”总结道,家乡的长者们都传颂他的事迹,他的德行将千年不朽,受人尊敬。这里强调了他在地方历史中的重要地位,以及他留给后世的深远影响。

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,塑造了一位深受百姓爱戴、政绩卓越、德行高尚的地方官员形象,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。诗中既展现了主人公的个人魅力,也反映了他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作用,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。

楼钥

楼钥(1137~1213)南宋大臣、文学家。字大防,又字启伯,号攻媿主人,明州鄞县(今属浙江宁波)人。楼璩的三子,有兄长楼鐊、楼锡,与袁方、袁燮师事王默、李鸿渐、李若讷、郑锷等人。隆兴元年(1163年)进士及第。历官温州教授,起居郎兼中书舍人,大定九年(1169年),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。嘉定六年(1213年)卒,谥宣献。袁燮写有行状。有子楼淳、楼濛(早夭)、楼潚、楼治,皆以荫入仕。历官温州教授、乐清知县、翰林学士、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、资政殿学士、知太平州。 乾道间,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,按日记叙途中所闻,成《北行日录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