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用简单的生活场景,表达了一种强颜欢笑的无奈心情。
前两句"南岳经声苦,东林眉宇嚬"像是在说:寺庙里念经的声音听起来很苦闷,和尚们皱着眉头诵经。这里用"南岳""东林"代指寺庙,用念经的场景来比喻生活中的压抑感。
后两句"似他添强笑,犹恐隔邻嗔"特别生动:就像明明不开心还要勉强挤出笑容,还要担心隔壁邻居会不会生气。诗人用"强笑"这个细节,把那种不得不伪装快乐、处处小心翼翼的心理写得活灵活现。
整首诗妙在把日常生活中那种"心里苦却要陪笑脸"的普遍体验,通过念经、假笑这些具体画面表现出来。我们现代人工作中强装热情、社交时勉强应酬的感受,和诗中描写的心情其实一模一样。诗人用轻松自嘲的"口占"方式写出来,反而让这种无奈显得更真实动人。
王夫之
王夫之(1619年10月7日-1692年2月18日),字而农,号姜斋、又号夕堂,湖广衡州府衡阳县(今湖南衡阳)人。他与顾炎武、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。其著有《周易外传》、《黄书》、《尚书引义》、《永历实录》、《春秋世论》、《噩梦》、《读通鉴论》、《宋论》等书。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,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,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,著书立传,自署船山病叟、南岳遗民,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