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《江行》描绘了一位旅人夜幕降临时在江边的所见所感,通过对江景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。
诗歌分为四句,每句七个字,属于五言绝句的分行方式。下面逐句解析:
1. 楚城方薄暮,北望思悠悠。
- 意思是,当楚地城墙已经到了傍晚,向北望去,思绪万千。
- 诗人站在楚城边,夕阳西下,天色渐暗。他向北远望,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。这里的“北望”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家乡方向,也可能是诗人内心向往的地方。
2. 何事天涯客,频移江上舟。
- 意思是,身为远行的客人,为何频频在江边移动小船。
- 诗人自称为“天涯客”,意思是自己像无家可归的游子,漂泊不定。频繁的移动小船,象征着他在这片江面上不断游荡,寻找归宿。
3. 蒲帆风力驶,莲叶雨声秋。
- 意思是,蒲帆随着风力快速前行,莲叶上雨水声声如同秋天。
- 这两句描述了江上的景象。蒲帆轻盈,风力强大,让船只迅速前进。船行途中,诗人还注意到莲叶上滴答的雨水声,仿佛诉说着悲秋的旋律。
4. 归计沧洲晚,闲心愧白鸥。
- 意思是,回家的计划已经很晚,闲适的心境却愧对悠闲的白鸥。
- 最后两句展现诗人内心的情绪。他设想回家的计划已经很晚了,但却无法摆脱内心的不安。这里的“归计沧洲”形容归宿不在身旁,只能在心中幻想着。与“白鸥”的悠闲形成对比,诗人感到自己的心境与白鸥相比,显得过于匆忙和疲惫。
整首诗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象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状态的反思。尽管身在异乡,但诗人的心却始终向往着家乡和宁静的生活。
彭孙遹
彭孙遹(yù)(1631—1700)清初官员、词人,与王士祯齐名,时号“彭王”。字骏孙,号羡门,又号金粟山人,浙江海盐武原镇人。彭孙贻从弟,顺治十六年进士。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,授编修。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,为《明史》总裁。诗工整和谐,以五、七言律为长,近于唐代的刘长卿。词工小令,多香艳之作,有“吹气如兰彭十郎”之称。著有《南往集》、《延露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