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 其一

黄鹤仙人隔千古,太白英灵在何许(黄鹤楼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两句,但通过两个历史人物的对比,展现了时间流逝的苍茫感和对英雄精神的追思。

第一句"黄鹤仙人隔千古"说的是古代传说中骑鹤飞升的仙人(费祎或子安),用"隔千古"强调仙人的故事已经遥远得像是被时间长河隔断。第二句"太白英灵在何许"突然转折,追问诗仙李白的灵魂如今在哪里——"何许"既是地点的疑问,也暗含对精神传承的探寻。

最妙的是括号里的"黄鹤楼",这个真实存在的名胜把虚无的传说(仙人)和缥缈的诗魂(李白)都收束到一个具体的时空坐标里。仿佛在说:仙人早已消散,但李白当年在此题诗的豪迈气概,是否还回荡在楼台之间?

这种写法就像用历史人物做"标尺":一个测量时间的深度,一个衡量精神的重量。读者站在黄鹤楼上,既能感受到千年岁月的厚重,又会被激发"后来者能否延续这种文脉"的思考。短短14个字,完成了从怀古到自省的情感跳跃。

喻陟

喻陟,字明仲,睦州(今浙江建德东北)人(《墨庄漫录》卷二)。神宗元丰四年(一○八一)为开封府司录参军(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三一七)。哲宗元祐元年(一○八六),为福建路提点刑狱(同上书卷三七九)。八年,为湖北转运副使(同上书卷四八○)。今录诗五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