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釜

有一破釜多故旧,掉向空房不照顾。
上面𡋯土尘埃生,两璺到耳连底透。
叫得将来锢露人,拈得与他交觑部。
羊皮鞴袋扇风急,旋去炉上炼金汗。
烹向破釜窍眼中,锢露骨还如旧日。
釜有□□人有病,人病还同斧有紊。
破釜锢露上依然,人□□□枉丧命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一口破锅比喻人的身体和命运,讲了一个很接地气的哲理。

破锅的故事:
开头说有一口老破锅,被扔在空房子里没人管,锅身积满灰尘,裂缝从耳朵(锅边)一直裂到锅底。主人找来补锅匠,补锅匠用羊皮风箱猛扇火,把金属熔化成汁,灌进裂缝里修补。虽然补好了,但破锅终究是破锅。

人生的对照:
后四句突然转折——锅有裂缝就像人有伤病,伤病反复发作就像锅的裂缝总修不好。破锅补了还能用,但人如果像破锅一样拖着不根治,最后可能白白送命。

朴素智慧:
全诗用补锅比喻治病,提醒我们:
1. 身体的小毛病不重视(像破锅的裂缝),会变成大问题
2. 临时修补(像灌金属汁)治标不治本
3. 最扎心的是最后一句:锅能凑合用,但人命只有一条,不能像补锅那样应付了事

语言特色:
- 全是老百姓的大白话("叫得将来锢露人"就是"喊来个补锅匠")
- 画面感极强(能看见补锅匠呼哧呼哧拉风箱的样子)
- 比喻特别贴切(裂缝对伤病,补锅对治病)

这就像农村老人用身边常见的事,给你讲了个"小病不治成大患"的道理,比直接说教更让人印象深刻。

邵雍

邵雍(1011年—1077年),字尧夫,生于范阳(今河北涿州大邵村),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(今河南林县康节村),天圣四年(1026年),邵雍16岁,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,卜居于此地。后师从李之才学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与伏羲八卦,学有大成,并著有《皇极经世》、《观物内外篇》、《先天图》、《渔樵问对》、《伊川击壤集》、《梅花诗》等。嘉祐七年(1062年),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,自号安乐先生。出游时必坐一小车,由一人牵拉。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,两度被举,均称疾不赴。熙宁十年(1077年)病卒,终年六十七岁。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