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适

有地容投老,无田解赋归。
浮生几朝露,活计一书帏。
閒只诗添债,愁应带减围。
人间翻覆手,莫怨是中非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《自适》描绘了一种随遇而安、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。

首联“有地容投老,无田解赋归”是说:我有一块地可以安度晚年,虽然没有田地可以免除赋税,但也能自由自在地生活。这里体现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淡然,即使条件有限,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。

颔联“浮生几朝露,活计一书帏”用朝露比喻人生的短暂,说明生命像清晨的露水一样转瞬即逝。而“活计一书帏”则点明了作者的生活重心——以读书为乐,把书斋当作生活的寄托。这两句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。

颈联“閒只诗添债,愁应带减围”进一步描写日常生活:闲暇时写诗反而像欠了债一样(可能指写诗耗费心力),而忧愁时腰带都松了(形容因忧愁而消瘦)。这里用生活细节展现了作者的真实状态,既有诗意,也有烦恼。

尾联“人间翻覆手,莫怨是中非”是全诗的总结:人世间的事情就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样变化无常,所以不要抱怨其中的是非对错。这是作者对世事变幻的豁达态度,劝诫人们不要过分纠结于得失。

整首诗语言朴实,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。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感受,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、安于现状的生活智慧。诗中既有对生命短暂的感叹,也有对读书生活的热爱,最后以豁达的心态看待人世纷扰,给读者以心灵的慰藉。这种淡泊明志、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,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
袁说友

(1140—1204)建宁建安人,流寓湖州,字起严,号东塘居士。孝宗隆兴元年进士。授溧阳主簿。历知池州、衢州、平江府,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。宁宗嘉泰三年,同知枢密院,进参知政事。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。奉祠致仕。学问淹博,其疏奏多切时弊,诗文格调清新。任四川安抚使时,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《成都文类》。有《东塘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