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六

太虚浩无际,何所立天堂。
坤厚大气举,地狱置何方。
此理亦昭哉,妄见胡冥茫。
万世为之惑,福果侥难量。
高标拔地起,飞宇就天翔。
抟刻土木梗,镕剂金银妆。
人力为殚竭,财物亦耗伤。
既自息吹乖,焉得寒暑常。
兹事自前季,滔天势弥张。
反经如可作,兴言讨彼狂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大白话来理解,就是在质疑传统宗教中"天堂地狱"的说法,同时批判了盲目建造豪华寺庙的浪费现象。

开头四句很直接:天空那么空旷,哪有地方建天堂?大地那么厚重,又怎么会有地狱?诗人认为天堂地狱都是人为想象出来的虚幻概念,根本不符合自然规律。但这么简单的道理,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还是被迷惑,甚至为了求福报不惜代价?

中间部分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:人们把寺庙修得高耸入云,用金银珠宝装饰土木雕塑。结果人力物力都被耗尽,可这些建筑连基本的防风御寒都做不到("息吹乖"指漏风,"寒暑常"指不能调节温度)。诗人尖锐指出:这些华而不实的建筑,除了浪费资源还有什么用?

最后诗人感叹:这种奢靡风气从前朝就开始,现在越来越严重。他呼吁要是古代圣贤复活,一定要好好教训这些疯狂的行为。

全诗亮点在于:
1. 用科学思维质疑宗教观念,在古代很难得
2. 反对铺张浪费,主张实用主义
3. 语言直白有力,比如"人力为殚竭,财物亦耗伤"就像现在的"劳民伤财"
4. 最后一句"讨彼狂"三个字,把批判力度推向高潮

这诗放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,就像在批评某些地方大建豪华办公楼、形象工程的现象。诗人七百年前就能有这样的清醒认识,确实很有智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