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雨中江边的自然景象,通过简单的四句话,展现了风雨、水田、帆船和人声交织的画面。
第一句“树外雨随风至”,写的是风雨交加的景象。雨随着风从树外吹来,给人一种风雨扑面而来的感觉,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雨滴打在脸上的清凉。
第二句“塘边水入田流”,描写的是雨水从池塘边流入田地的情景。这里的水流不仅仅是自然的流动,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农作物的生长,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感觉。
第三句“帆低庙子沙口”,写的是江边的帆船。帆船在雨中低垂着帆,停泊在庙子沙口,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。帆船的低垂也暗示了风雨的力量,让船无法前行。
第四句“人语龙山渡头”,写的是渡口的人声。人们在龙山的渡口交谈,声音在雨中显得格外清晰。这里的人声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,让人感到即使在风雨中,人们的生活依然在继续。
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,将风雨、水田、帆船和人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,展现了一幅雨中江边的生动画面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,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,让读者在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,也能体会到生活中的无奈与坚韧。
厉鹗
厉鹗(1692-1752),字太鸿,又字雄飞,号樊榭、南湖花隐等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清代文学家,浙西词派中坚人物。康熙五十九年举人,屡试进士不第。家贫,性孤峭。乾隆初举鸿博,报罢。性耽闻静,爱山水,尤工诗馀,擅南宋诸家之胜。著有《宋诗纪事》、《樊榭山房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