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纪巡诗① 其四十

红毛百雉半颓垣,双榜迷离海气昏。
共指贺兰遗旧迹,戍楼空有野啼痕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台湾古堡的荒凉景象,暗含历史变迁的感慨。

前两句写实景:荷兰人留下的红色城堡("红毛"指荷兰殖民者)城墙已经半塌,城门上的匾额("双榜")在海雾中模糊不清。这里用"百雉"(雉是古代城墙计量单位)形容城堡曾经的宏伟,与如今的"颓垣"形成强烈对比。

后两句转入抒情:人们指着城堡说是荷兰人("贺兰")的遗迹,但当年的军事要塞("戍楼")只剩野鸟啼叫的痕迹。诗人通过"空有"二字,透露出对历史遗迹被人遗忘的唏嘘。

全诗妙在: 1. 用"红毛""贺兰"等代称暗藏殖民历史 2. "海气昏"既是实写雾气,也隐喻历史记忆的模糊 3. 野鸟啼痕与昔日军营的对比,无声胜有声地展现沧桑感

就像看到老照片里繁华的街道变成废墟,诗人让我们感受到:再坚固的建筑也敌不过时间,但残留的痕迹仍在诉说往事。这种对历史遗迹的凝视,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