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曾太史谒墓
卜筑壶公麓,探奇石室傍。
怀珍竟不售,种玉已成行。
鲤过遗经在,鹏抟迅翮翔。
君王新赐笔,之子赋长杨。
法酝来承露,宫袍出未央。
雄才推马史,太岁是东方。
岚气松楸古,风烟垄道长。
残编那忍读,壮志讵能偿。
负米情空切,窥园径未荒。
不禁桑梓泪,应废蓼莪章。
宿草迎人绿,芝泥捧诏黄。
日边荷宠渥,黼黻有辉光。
怀珍竟不售,种玉已成行。
鲤过遗经在,鹏抟迅翮翔。
君王新赐笔,之子赋长杨。
法酝来承露,宫袍出未央。
雄才推马史,太岁是东方。
岚气松楸古,风烟垄道长。
残编那忍读,壮志讵能偿。
负米情空切,窥园径未荒。
不禁桑梓泪,应废蓼莪章。
宿草迎人绿,芝泥捧诏黄。
日边荷宠渥,黼黻有辉光。
现代解析
这首《为曾太史谒墓》是一首悼念逝者的诗,表达了作者对已故曾太史的怀念与敬仰之情。
诗的开篇描绘了墓地的环境,提到曾太史生前在壶公山麓建宅,喜欢探索奇石,暗示他是一位有学识和品味的人。接着,作者感叹曾太史怀才不遇,虽然才华横溢,却未能在生前得到应有的赏识。这里的“怀珍竟不售”和“种玉已成行”形成对比,既表达了惋惜,又暗含对他高尚品格的赞扬。
诗中还提到曾太史的学术成就,比如“鲤过遗经在”,意思是说他的学术著作留传后世,如同鲤鱼跳过龙门,留下了宝贵的遗产。而“鹏抟迅翮翔”则比喻他志向高远,像大鹏展翅一样翱翔于天地之间。
接下来,作者提到曾太史曾受到君王的赏识,赐予他笔砚,让他在朝廷中施展才华。这里的“君王新赐笔”和“之子赋长杨”表明他曾有过辉煌的仕途。然而,尽管他有过荣耀,最终还是归于尘土,令人感慨。
诗的后半部分,作者表达了对曾太史的深切怀念。他提到墓地的松树古老,风烟弥漫,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。作者不忍心再读曾太史的遗作,因为那会让他更加感伤。他感叹曾太史的壮志未酬,心中充满了遗憾。
最后,作者提到自己来到墓地,看到宿草青青,仿佛在迎接他,而曾太史的墓碑则被泥土覆盖。这里的情感复杂,既有对逝者的敬仰,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无奈。诗的结尾提到“日边荷宠渥,黼黻有辉光”,意思是说曾太史曾受到朝廷的恩宠,他的衣冠如今依然闪耀着光辉,象征他的名声与精神永存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墓地的景象,表达了对曾太史的敬仰与怀念,同时也对生命的无常和壮志未酬的遗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。诗中既有对逝者生前成就的赞美,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思考,情感真挚而深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