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,语言朴素却充满画面感。
首联"差喜茅斋匝翠微,阒然常是阖双扉"写居住环境:诗人对自己的茅草小屋很满意,屋子被青山环绕,经常安静地关着门。这里的"差喜"是"还算满意"的意思,透露出知足常乐的心态。
颔联"秋风中客吟芳草,老态催人看落晖"转入人物活动:秋风里,来访的客人在吟咏花草;日渐衰老的身体,让诗人更爱看夕阳。这两句通过日常细节,展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淡淡的岁月感慨。
颈联"云里桑麻终岁供,天边江海一渔归"写生计来源:云雾中的桑麻田整年提供生活所需,远处江海上打渔人正归来。这里用"云里"、"天边"的意象,营造出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感。
尾联"旧游三舍京华路,隔绝音尘万里稀"是情感升华:过去在京城的朋友们,如今音讯全无。这里的"三舍"指距离很远,暗示诗人已远离繁华都市,过上了与从前截然不同的生活。
全诗通过茅屋、青山、秋风、夕阳、桑田、渔舟等意象,构建出一个宁静淡泊的隐居世界。诗人用平实的语言,既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,又流露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旧友的怀念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与世无争却又不完全忘世"的矛盾心境,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隐居时的那份复杂心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