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居诗
旭日散林光,晨起坐前楹。
长天作绀碧,水映孤霞明。
散发把道书,恍然游太清。
会心欣有道,抚景澹无营。
但见修竹里,童子理茶铛。
嚣声远近绝,鸟来嘉树鸣。
微风吹落花,适与虫丝萦。
何必骖鸾鹤,端居超凡情。
长天作绀碧,水映孤霞明。
散发把道书,恍然游太清。
会心欣有道,抚景澹无营。
但见修竹里,童子理茶铛。
嚣声远近绝,鸟来嘉树鸣。
微风吹落花,适与虫丝萦。
何必骖鸾鹤,端居超凡情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《幽居诗》描绘了一幅宁静、清雅的清晨景象,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。
诗的开头“旭日散林光,晨起坐前楹”,形容太阳升起时,阳光洒满林间,诗人清晨坐在门前的廊柱下。这里用“旭日”和“林光”体现了清晨的明媚与生机。
接着,“长天作绀碧,水映孤霞明”,写天空呈现出深邃的蓝绿色,水面倒映着一抹美丽的红霞。这两句描绘了天空和水面的美丽景象,给人以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感。
“散发把道书,恍然游太清”,诗人散开发髻,手捧道家书籍,仿佛置身于清幽的天界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向往和追求。
“会心欣有道,抚景澹无营”,他觉得找到人生的真谛,心情舒畅,面对自然景色时心境平静,不追求世俗的名利。
“但见修竹里,童子理茶铛”,在修长的竹林中,一个童子正在整理茶具,准备泡茶。这句描绘了诗人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小乐趣。
“嚣声远近绝,鸟来嘉树鸣”,远处的喧嚣消失了,鸟儿在树上欢快地鸣叫。这里突出了环境的宁静和生命的和谐。
“微风吹落花,适与虫丝萦”,轻风吹过,带落了花朵,花香与虫丝交织在一起。这句描绘了自然界的微妙联系。
最后,“何必骖鸾鹤,端居超凡情”,诗人认为,在这种幽静的环境中,无需乘仙鹤,也能超越凡尘的束缚,达到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。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,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,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、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