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中题陈工部画用苏韵
马蹄踏遍秋风叶,客怀还赏长安雪。
焚香小院对此图,此人此景俱清绝。
恍然不识是何方,冻云压峰峰欲折。
草亭孤坐非君谁,閒从水泡观生灭。
秋林老笔逼夏圭,千载风神一挥掣。
得来价直奚可论,万镒黄金千綵缬。
羡君平生有高趣,下视尘寰真不屑。
明朝持此归江南,小舸乘风去如瞥。
也知象意君自得,我为题诗皆赘说。
欲分半幅遮眼前,剪刀安得并州铁。
焚香小院对此图,此人此景俱清绝。
恍然不识是何方,冻云压峰峰欲折。
草亭孤坐非君谁,閒从水泡观生灭。
秋林老笔逼夏圭,千载风神一挥掣。
得来价直奚可论,万镒黄金千綵缬。
羡君平生有高趣,下视尘寰真不屑。
明朝持此归江南,小舸乘风去如瞥。
也知象意君自得,我为题诗皆赘说。
欲分半幅遮眼前,剪刀安得并州铁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赏雪观画的闲适场景,同时抒发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。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:
1. 赏画场景(前八句): 诗人骑着马踏过秋叶来到长安,在小院焚香赏雪看画。画中景象清冷绝美——冻云压着山峰、草亭里孤坐一人、水面泛起转瞬即逝的泡沫。这些描写既展现了画作的精妙,也暗含人生如泡沫般短暂无常的感悟。
2. 赞美画技(中间六句): 用"秋林老笔逼夏圭"称赞画家技艺堪比南宋大师夏圭,寥寥几笔就展现出千年的风骨。提到"万镒黄金"形容画作珍贵,但更羡慕画家能超脱俗世,保持高雅志趣。
3. 抒发感慨(最后六句): 诗人想带着这幅画回江南,乘小舟随风而去。他自知画中意境只有画家能真正领会,自己的题诗反而多余。最后突发奇想,希望能剪下半幅画遮挡尘世烦扰,可惜没有锋利的剪刀——这个幽默比喻透露着对现实无奈的豁达。
全诗妙在将"看画"和"悟人生"自然结合:画中孤亭、冻云、水泡等意象,既是艺术描写,又暗喻人生孤寂与世事无常。诗人向往画家的超脱,却又清醒知道自己仍困在现实中,这种矛盾心理通过"想剪画遮眼"的俏皮话表达得格外生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