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阳台·残雪
冰藓迟苏,凇柯尚晕,微茫霁色林端。
耐得销凝,封条曾见春前。
琼楼陈迹浑如梦,伴斜阳、身世都寒。
只星星、吹上繁枝,许恋东阑。
閒中惆怅年华换,正卧袁门掩,访戴舟还。
事远孤鸿,惊心爪印重看。
一般兼尘土,胜杨花、飘荡随烟。
更催人、霜缕盈梳,相对阑珊。
耐得销凝,封条曾见春前。
琼楼陈迹浑如梦,伴斜阳、身世都寒。
只星星、吹上繁枝,许恋东阑。
閒中惆怅年华换,正卧袁门掩,访戴舟还。
事远孤鸿,惊心爪印重看。
一般兼尘土,胜杨花、飘荡随烟。
更催人、霜缕盈梳,相对阑珊。
现代解析
这首《高阳台·残雪》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,通过对残雪的描写,表达了时光流逝、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开篇写冰雪未消,树枝上还挂着霜,林间隐约透出一点晴光。残雪虽然已经快要消融,但它曾经在春天到来前覆盖大地,见证了冬天的坚守。接着,诗人回忆起往日的繁华,如琼楼玉宇般的景象,如今却如梦一样消散。残雪与斜阳相伴,让人感受到一种身世的孤寒,仿佛自己也与这残雪一样,渐渐消逝。
诗中提到“星星、吹上繁枝”,暗示春天的脚步正在靠近,但诗人心中却充满了惆怅。他感叹年华易逝,就像冬雪消融,无法挽留。诗人借用“卧袁门掩,访戴舟还”两个典故,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思念和对过往的追忆。远去的孤鸿留下的爪印,象征着往事如烟,无法重来。
最后,诗人将残雪与杨花相比,认为残雪虽然最终会化为尘土,但比杨花随风飘荡更显得有尊严。然而,时光无情,催人老去,白发渐生,令人心生阑珊之感。
整首词通过对残雪的细腻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、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,既有对过去的怀念,也有对未来的无奈。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读来令人感慨万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