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通过几个典故,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人生的思考。
第一句“鲁国诸儒走月题”,说的是鲁国的学者们在月光下奔走,探讨学问。这里借用“鲁国诸儒”来代表那些追求学问的人,而“走月题”则暗示他们在夜晚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。
第二句“甘于圣学饱羹藜”,意思是这些人甘愿沉浸在圣人的学问中,即使生活简朴,只吃些粗茶淡饭,也心满意足。这里的“羹藜”指的是简单的饭菜,象征着清贫的生活。
第三句“不知荷筱人归后”,提到了“荷筱人”,这是指孔子的一位弟子子路。子路曾经背着一捆柴草,后来跟随孔子学习,成为了一位有学问的人。这里作者在思考,像子路这样的人,离开后还能有谁像他一样呢?
最后一句“谁似张侯为割鸡”,提到了“张侯”,这是指东汉的张劭。张劭曾经为了招待朋友,亲自杀鸡煮饭,表现出他对友情的重视。作者在这里感叹,像张劭这样重视人情、不因地位而改变初心的人,现在已经很少见了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几个典故,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人生的思考。他在赞美那些甘于清贫、追求学问的人的同时,也感叹现实中像子路、张劭这样的人物越来越少了。作者在思考,学问和道德是否还能像古代那样被重视,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情谊是否还能保持。
王洋
(1087—1154)宋楚州山阳人,字元渤。王资深子。徽宗宣和六年进士。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,历秘书省正字、校书郎、守起居舍人,擢知制诰。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。洪皓使金归,人无敢过其居,洋独与往来,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,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。寓居信州,有荷花水木之趣,因号王南池。善诗文,其诗极意镂刻,文章以温雅见长。有《东牟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