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山谷

北海未常樽有酒,冯驩何止食无鱼。
黔州碗脱无蒸饼,自合官称削校书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幽默自嘲的方式,描绘了一个清贫文人的生活状态,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在困境中的豁达心态。

前两句用两个典故自比:北海太守孔融虽然好客,但自己(诗人)的酒樽却常常空空如也;战国门客冯驩抱怨"食无鱼",而自己的处境比这更糟。这里用夸张对比,突出自己的穷困潦倒。

后两句更具体地写生活窘境:在黔州(今贵州)连蒸饼都吃不上,只能用当地粗糙的"碗脱"(一种面食)充饥。最后自嘲说,这种寒酸生活,配得上"削校书"(俸禄微薄的小官)的身份。

全诗妙在将贫困生活写得趣味盎然,明明处境艰难却不卖惨,反而用历史典故来自我调侃,展现出文人特有的精神胜利法。这种苦中作乐的态度,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古代读书人面对逆境时的智慧与韧性。

王巩

宋大名莘县人,字定国,自号清虚。王素子。神宗时历官太常博士,坐与苏轼游,谪监宾州盐酒税。司马光执政,为宗正寺丞,旋通判扬州。哲宗末,坐事编管全州。徽宗时,列名元祐党籍。生平练达世务,好臧否人物,议论时政,屡遭贬逐。诗文为苏轼兄弟所推重。有《闻见近录》、《甲申杂记》、《随手杂录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