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平乐 画舫

眼波横处。
欲挽东流住。
偏自横塘西向去。
三十六峰无主。
夜晴花底流莺。
骊歌掩抑瑶觥。
强识欢娱片霎,一窗灯火通明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清平乐 画舫》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面。

开头“眼波横处。欲挽东流住。”用“眼波”比喻水波,仿佛水流也有情感,想要留住东去的河水。然而,河水却“偏自横塘西向去”,不受控制地流向西方,给人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绪。

“三十六峰无主”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。三十六座山峰无人主宰,象征着天地间的广阔与无情,仿佛一切都无法掌控。

接下来,“夜晴花底流莺。骊歌掩抑瑶觥。”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。花儿下,莺鸟在歌唱,歌声中带着一丝压抑的情感,仿佛在告别。瑶觥(酒杯)掩映其中,增添了一丝宴会的氛围,但也透露出离别的不舍。

最后两句“强识欢娱片霎,一窗灯火通明。”表达了主人公在短暂的欢乐中努力寻找慰藉,窗外的灯火通明,仿佛在提醒他现实的存在,却又让人感到一丝温暖与希望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的交织,表达了人在面对离别与无奈时的复杂心情。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,也有对现实的接受与适应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