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月初三日大雪与同宗弟文昌饮谌时忽落一齿遂赋

垂老验盛衰,深凭齿与发。
发白叹吾衰,齿落衰已极。
利害发不任,养生资齿力。
无问藜与藿,得以娱朝夕。
次第相动摇,世事嗟何及。
吾舌虽云存,苦乏仪秦术。
修短未遑徵,得酒姑自悦。
天公搆巧思,六花舞飞雪。
倏盈还忽消,鸿爪无遗迹。
古来豪杰士,文字略相识。
是非纷与夺,视今如视昔。
寄言后来者,人生当自适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老人下雪天和亲戚喝酒时突然掉了一颗牙,由此引发的对衰老和人生的感慨。

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看:

第一部分(前八句)讲掉牙引发的衰老焦虑。老人说检验衰老就看头发和牙齿,自己头发白了还能忍,牙齿掉了才是真老了。头发白了没啥大碍,牙齿可是吃饭的家伙,现在连菜叶子都嚼不动了。牙齿一颗接一颗松动,就像人生一步步走向终点,让人无奈。

第二部分(中间八句)写借酒消愁。老人自嘲虽然舌头还在,但早没了年轻时的能说会道(仪秦指古代辩士)。既然改变不了生命长短,不如喝酒找点乐子。看着窗外雪花飞舞又融化,就像人生痕迹终将消失。

第三部分(最后八句)升华到人生感悟。老人说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,留下的不过是些文字记载。世间是非成败转头空,现在看古人就像未来的人看我们。所以奉劝后来人:活着就要学会自我调节,过得舒服最重要。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
1. 用掉牙这种生活小事,引出对生命的大思考
2. 比喻生动(牙齿松动像世事变迁,雪花像人生痕迹)
3. 态度豁达,最后点出"人生当自适"的智慧
4. 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,容易引起共鸣

老人没有悲叹衰老,而是用幽默(自嘲舌头没用)和通透(看淡是非)化解焦虑,这种面对衰老的智慧特别打动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