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栖嵓寺三首 其二

一径萦纡入杳冥,望川亭迥夕阳明。
欲知眼界宽多少,放出秦川似掌平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游历栖嵓寺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慨。

首句“一径萦纡入杳冥”,写的是诗人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,逐渐进入深邃幽远的地方。这里的“萦纡”形容了道路的曲折,而“杳冥”则给人一种神秘、深远的感觉。

第二句“望川亭迥夕阳明”,诗人登上了望川亭,远远望去,夕阳的光芒洒在亭子上,显得格外明亮。这里的“迥”字表达了亭子的高远,而“夕阳明”则描绘了夕阳的美丽和温暖。

第三句“欲知眼界宽多少”,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,想知道自己的眼界到底有多宽广。这里的“眼界”不仅仅是指肉眼所见,更是指内心的视野和见识。

最后一句“放出秦川似掌平”,诗人通过比喻,将自己的眼界比作秦川(即陕西的平原),形容它像手掌一样平坦广阔。这里的“放出”意味着诗人通过观察和思考,逐渐开阔了自己的视野。

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在栖嵓寺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身视野的反思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,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宽广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。这首诗词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写,更是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,给人以启发和共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