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日次韵葛正卿

侵晓微云渡,秋声带雨来。
池凉噤蛙鼓,帘静閟蚊雷。
风伯褰帷入,炎官叱驭回。
不须移枕簟,挥麈谢徘徊(宋刻本作相陪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的一场微雨带来的清凉变化,语言生动,充满生活气息。

开头两句写清晨微云飘过,雨声带来了秋天的气息。"侵晓"指天刚亮,"微云渡"像一幅动态的水墨画,暗示天气变化。"秋声带雨来"用拟人手法,让雨声成了秋天的使者。

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雨前雨后的变化:池塘变凉,青蛙不叫了("噤蛙鼓");帘子垂下,蚊虫的嗡嗡声也消失了("閟蚊雷")。接着用神话人物比喻自然力量:风神("风伯")掀开帷帐送来凉风,暑热之神("炎官")被喝退。这些比喻既形象又有趣。

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惬意:不用挪动凉席("枕簟"),只需挥动拂尘("麈")闲坐,连徘徊的暑气都谢绝了。一个"谢"字透出幽默感,仿佛暑气是位不受欢迎的客人。

全诗通过蛙、蚊、风、暑等日常元素的拟人化描写,把立秋的细微变化写得活灵活现。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"不须移枕簟"这样的细节,含蓄表达了对凉爽秋意的喜爱,展现了宋代文人观察自然的细腻和生活中的小确幸。

孙觌

孙觌dí(1081~1169)字仲益,号鸿庆居士,常州晋陵(今江苏武进)人。孝宗乾道五年卒,年八十九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八)。孙觌为人依违无操,早年附汪伯彦、黄潜善,诋李纲,后复阿谀万俟卨,谤毁岳飞,《宋史》无传。孙觌善属文,尤长四六。著有《鸿庆居士集》、《内简尺犊》传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