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六十五

贼来须打,客来须接。
明庆长老来,打即是,接即是。
若打来不见赃物,若接来未问踪由。
休休,不是冤家不聚头(明庆和尚至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偈颂用大白话讲了一个生活智慧:对待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态度,但更重要的是看清本质。

前四句像在说家常:小偷来了要打跑,客人来了要招待。但明庆长老(一位高僧)来了,打他也对,接他也对——这听起来很矛盾。其实作者在玩一个禅机:表面行为不重要,关键看内心动机。打可以是点醒他,接可以是接纳他,形式不同但目的一致。

后四句更妙:如果打人却找不到他犯错证据(赃物),接客却不问来龙去脉,都是糊涂账。最后用俗语"不是冤家不聚头"收尾,暗示人与人相遇都有因果,不必执着表面态度。

全诗精髓在于:做人做事要灵活应变,但必须心里明镜似的。就像对待高僧,你严厉或热情都可以,重要的是你清楚为什么这么做,而不是机械照搬"该打该接"的规矩。这种既讲原则又懂变通的智慧,放在今天职场、人际关系中依然适用。

释居简

释居简(一一六四~一二四六),字敬叟,号北涧,潼川(今四川三台)人。俗姓龙(《补续高僧传》卷二四作王)。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,参别峰涂毒于径山,谒育王佛照德光,走江西访诸祖遗迹。历住台之般若报恩。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。起应霅之铁佛、西余,常之显庆、碧云,苏之慧日,湖之道场,诏迁净慈,晚居天台。理宗淳祐六年卒,年八十三,僧腊六十二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