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怀寄伯姊

少年已去老今来,一事无成亦可哀。
客里更逢寒食节,八年不见墓门梅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一位上了年纪的人写给姐姐的家书,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。

前两句"少年已去老今来,一事无成亦可哀"直白地道出了人到老年的心境:青春早已远去,如今白发苍苍,回望一生却觉得自己碌碌无为。这种"一事无成"的感叹,其实是很多普通人都会有的真实感受,特别容易引起共鸣。

后两句"客里更逢寒食节,八年不见墓门梅"更显凄凉。寒食节本是祭扫先人的日子,诗人却漂泊在外,已经八年没能回家给祖先扫墓了。"墓门梅"这个意象很巧妙,既点明了时节(寒食节正值梅花开放),又暗示了对家乡的思念——连祖坟前的梅花都八年未见了,更何况是活着的亲人呢?

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,就像一封普通的家信,但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语言,反而让漂泊游子的无奈、对岁月无情的感慨、对家人的思念都显得格外真实动人。它告诉我们:最打动人心的诗歌,往往就藏在最平凡的生活感慨中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