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失意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。
第一句"平康巷陌倦游人"写的是主人公在繁华街区已经玩腻了,暗示他曾经纵情声色但如今感到厌倦。"狼籍桃花病酒身"用散乱的桃花和因酗酒而病弱的身子,形象地展现了他放纵后的狼狈模样。
中间四句通过具体意象表达他的孤独与失意:"短梦风烟千里笛"写他短暂的梦境被远方笛声惊醒;"多情弦索一床尘"说多情的琴弦积满灰尘,暗示无人欣赏他的才情;"黄金谁买《长门赋》"用陈皇后重金买赋的典故,反衬自己怀才不遇;"黛笔空描满额颦"写他只能对着镜子画愁眉,表现内心的苦闷。
最后两句笔锋一转,写只有知心人懂得他的心意,愿意陪他点着蜡烛欣赏将尽的春光。这里"余春"既指季节的尾声,也暗喻人生的晚年,在落寞中透出一丝温暖。
全诗用酒色、音乐、妆容等具体意象,生动展现了一个才子从放纵到醒悟、从失落到找到慰藉的心路历程,最后在知音相伴中获得了些许安慰。诗中那种颓废中带着优雅、失意中不失风度的气质,正是古代文人特有的精神写照。
唐寅
唐寅(1470—1523),字伯虎,一字子畏,号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、鲁国唐生、逃禅仙吏等,汉族,南直隶苏州吴县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文学家。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。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,诗文擅名,与祝允明、文征明、徐祯卿并称“江南四大才子(吴门四才子)”,画名更著,与沈周、文征明、仇英并称“吴门四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