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晨发柳河馆憩长源邮舍

君逢嘉景思如泉,欲和惭无笔似椽。
山谷水多流乳石,旃裘人鲜被纯绵。
服章几类南冠系,星土难分列宿躔。
安得华风变殊俗,免教辛有叹伊川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柳河馆和长源邮舍旅途中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对文化差异的感慨和希望民族融合的愿望。

开头两句写诗人看到美景时文思泉涌,但惭愧自己没有大才子的文笔来写出好诗。这里用"笔似椽"的比喻,形容文笔雄健有力,暗示诗人对自己要求很高。

中间四句生动描写了北方游牧地区的独特风貌:山谷间有钟乳石般的奇特水流,当地人很少穿精细的棉衣。他们的服饰有点像南方囚犯的衣服,天上的星象也难以分辨。这些描写展现了北方与中原文化的巨大差异。

最后两句是全诗主旨:诗人希望能用中原文化改变边地的风俗,避免像古代辛有那样,因为看到异族文化而发出感叹。这里用"辛有叹伊川"的典故,表达了对文化冲突的忧虑和对民族融合的期盼。

整首诗通过对比南北方的自然景观、服饰文化和天文观测,展现了文化差异,最终落脚在对文化交融的向往。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,既有对异域风情的新奇描写,又饱含深沉的文化思考。

苏颂

(1020—1101)泉州同安人,徙居丹阳,字子容。苏绅子。仁宗庆历二年进士。知江宁。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,同知太常礼院。迁集贤校理,编定书籍。英宗即位,为度支判官。神宗立,擢知制诰,知审刑院,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,落知制诰,出知婺州。元丰初,权知开封府,改沧州。奉旨编纂《鲁卫信录》。哲宗元祐初,除吏部尚书兼侍读,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。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,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,量能授任。后罢知扬州,徙河南。绍圣末致仕。有《苏魏公集》、《新仪象法要》、《本草图经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