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送戚都护归田四首

承平日久不知兵,南北征师浪结营。
独有鸳鸯明节制,堂堂中国振先声。

现代解析

好的,我会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分析这首诗词。

这是题为《奉送戚都护归田四首》的诗,从题目可以看出,这是送给一位名叫戚都护的人归隐田园的四首诗之一。我们来看具体的诗句内容。

首句“承平日久不知兵”,描述的是和平时期长久,人们已经忘记了战争的存在。这里的“承平日久”可以理解为长时间的和平稳定,“不知兵”则表示人们已经不了解军事,可能也没有太多关于战争的记忆或体验。

接下来的“南北征师浪结营”,揭示了一种变化。尽管和平时期人们可能不再关注军事,但是征召军队、集结军营的行动仍然在进行。“南北征师”可能指的是军队在各地征召士兵,“浪结营”可能表示军队临时或分散地集结。这种变化可能与某种潜在的不安或潜在的危机有关。

然后,诗人转向赞美戚都护。“独有鸳鸯明节制”,这里的“鸳鸯”可能是一种象征,代表戚都护和他的同伴们,他们明智地掌控着军队的纪律和制度。“堂堂中国振先声”进一步赞美戚都护和他的团队为中国带来了荣耀和威严的声音。他们的存在和行为,让人们看到了一种威严和力量,也带来了希望和信心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述了在和平时期人们可能不再关注军事,但在关键时刻,像戚都护这样的人仍然能够明智地掌控军队,带来威严和力量。他们不仅是军事领导者,也是国家和人民的希望。这样的描述和赞美,既体现了对戚都护的尊重,也表达了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。

陈第

陈第,字季立,号一斋,晚号温麻山农,别署五岳游人。连江(今福建连江)人。陈第是我国杰出军事家、旅游家、音韵学家,他著述甚丰,除《一斋诗集》、《两粤游草》、《五岳游草》外,《毛诗古音考》、《屈宋古音义》、《伏羲图赞》、《尚书疏衍》等均收入《四库全书总目》。明万历四十八年卒,终年七十七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