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送瞿阁老出镇桂林

腊尽江风杨柳丝,楼台晴日迥生姿。周公坐论三王道,方叔行看六月师。

石室天光云欲晓,桂林春色雨初滋。劳劳西望旌旗远,元老谋猷见此时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(瞿阁老)奉命出镇桂林的场景,充满对贤臣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定的期盼。

前两句写景:腊月将尽,江边杨柳随风轻摆,晴日下的楼台显得格外雄伟。这里用杨柳和楼台暗示时节转换(冬去春来)和人物地位(楼台象征高位)。

中间四句核心:先用"周公"(西周贤臣)和"方叔"(周朝名将)比喻瞿阁老,说他既能像周公一样辅佐君王治国,又能像方叔带兵出征一样保卫边疆。"六月师"指夏季用兵,暗示军事行动。接着用桂林雨后春色的美景,隐喻瞿阁老此去能为边疆带来安定繁荣。

最后两句抒情:诗人遥望西行的旌旗,感慨这位元老此刻展现的深谋远虑。"劳劳"二字既写目送的不舍,也暗含对国事的忧思。

全诗巧妙融合自然景物与政治寓意:用杨柳、春雨等柔美意象中和军事主题,既赞美老臣文武双全,又表达对和平的向往。普通读者能感受到诗中既有对人物的敬重,又有对春天般国家前景的期待,刚柔并济,情真意切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