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 其一

青琐倦迂散,执辔踰关河。
黄流何奔倾,积石何嵯峨。
承诏抚疲氓,惊乌在林柯。
沙场有冻骨,野亩无遗禾。
日夕寒云聚,宿燐明岩阿。
访俗感素心,因之聆咏歌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名叫马伯庸的御史奉命前往河西地区的情景。诗人通过描写沿途的景色和所见所闻,表达了对当地民生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。

首先,诗人提到马伯庸从繁忙的朝廷事务中抽身,骑马穿越关河,前往河西。这里的“青琐”指的是朝廷的琐碎事务,而“执辔”则是指骑马。诗人通过这些细节,展现出马伯庸肩负重任、不辞辛劳的形象。

接下来,诗人描写了途中的自然景观:黄河水奔流不息,积石山高耸入云。这些壮丽的景色不仅展现了河西地区的自然风貌,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环境的险峻。

然后,诗人笔锋一转,描绘了河西地区的民生状况。他看到的是荒凉的沙场,冻死的骸骨,以及荒废的农田。这些景象让人感受到当地百姓生活的困苦和无助。诗人用“疲氓”来形容这些疲惫的百姓,表达了对他们深深的同情。

在夜晚,诗人看到寒云聚集,磷火在岩石间闪烁。这些景象增添了诗中的凄凉氛围,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当地苦难的感同身受。

最后,诗人提到马伯庸此行是为了“访俗”,即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。通过聆听百姓的歌声,诗人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。这不仅是对马伯庸使命的肯定,也是诗人对河西地区百姓的深切关怀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民生的描写,展现了河西地区的苦难现实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。它不仅仅是一首写景诗,更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