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城古咏

楼台高下入清秋,林木萧萧叶有声。
回首西风几兴废,夕阳古寺是梁城。
吴时风景楚郊原,终古青山对郭门。
舰浦萧条陈郡废,寒鸦数点集孤村。
子城仍是旧时军,雉堞参差锁暮云。
惆怅九原不可作,刘伶坟对杜康坟。
遥塘飒飒响寒芦,觌面双峰近可呼。
独自归云庵外立,一钩新月照前湖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城秋日黄昏的萧瑟景象,通过一系列富有画面感的细节,传递出历史变迁的苍凉感。

全诗分为四个部分,每部分都像一幅独立的水墨画。第一部分写登高所见:楼台高低错落,秋意浓重,西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。诗人回望历史兴衰,夕阳下的古寺默默见证着一切。这里用"西风几兴废"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风与历史风云联系起来。

第二部分镜头拉远:眼前的风景曾是吴楚故地,只有青山永远对着城门。曾经繁华的港口和郡县如今荒废,只剩几只寒鸦点缀着孤村。通过"终古青山"与"萧条陈郡"的对比,突出人事变迁的无奈。

第三部分聚焦城墙细节:军事要塞的城墙依然如旧,但当年的人物早已不在。最妙的是"刘伶坟对杜康坟"这句,用两位与酒相关的历史名人(一个酒仙、一个造酒始祖)的墓地相对,暗示着一切终将归于尘土。

最后部分突然转入宁静画面:芦苇沙沙作响,两座山峰近在眼前。诗人独自站在庵外,新月如钩,照亮湖面。这个结尾很巧妙,用"一钩新月"的清新意象,冲淡了前文的沉重感,给全诗带来一丝明亮的希望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:它不直接抒情,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选择的景物(落叶、夕阳、寒鸦、孤村、坟冢、新月),让读者自己感受到时光流逝、盛衰无常的深沉感慨。诗人像一位沉默的导游,带我们走过古城每个角落,最后用一弯新月给这场历史之旅画上温柔的句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