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堂庆成五首

紫宸朝罢御端门,天宇澄清景气温。
丹凤楼中黄繖立,金鸡竿上彩旗翻。
万人耸听风雷号,四海均沾雨露恩。
须信卑宫勤肆祀,君王本意在元元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皇家祭祀大典的盛况,展现了君王心系百姓的治国理念。

前四句用电影镜头般的画面感呈现典礼场景:皇帝刚结束朝会,天空晴朗气候温和。宫楼前黄色华盖矗立,旗杆上彩旗迎风招展。这些金碧辉煌的皇家仪仗,通过"丹凤""黄繖""彩旗"等鲜艳色彩,营造出庄重喜庆的典礼氛围。

五六句突然转入听觉描写:万人屏息聆听诏书宣读的声音如风雷般威严,君王的恩泽像及时雨般惠及天下。这里用"风雷"比喻诏令的权威,用"雨露"象征惠民政策,生动体现了皇权的双重属性。

最后两句点明主旨:别看宫殿简朴,君王虔诚祭祀的深层用意,其实全在于黎民百姓。"卑宫"与"元元"形成强烈对比,揭示出表面仪式背后的治国智慧——统治者通过庄重的礼仪来凝聚民心,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。

全诗巧妙地将皇家仪式的宏大场面与民本思想相结合,既有视觉听觉的立体呈现,又有政治寓意的深刻表达,展现了古代明君"仪式为民"的执政理念。

任希夷

眉州眉山人,徙居邵武,字伯起,号斯庵。任伯雨曾孙。孝宗淳熙二年进士。曾从朱熹学,熹称为开济士。宁宗开禧初,为礼部尚书,奏为周敦颐、程颢、程颐赐谥。进端明殿学士、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,寻提举临安洞霄宫。卒谥宣献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