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元节(农历七月十五)在天庆观(道观)的所见所闻,通过四个画面传递出幽静神秘的氛围。
第一句"淡云疏雨嫩凉天"用天气定下基调:薄薄的云、零星的雨、微微的凉意,让人感受到初秋特有的清爽。这里的"嫩"字很妙,把凉意比作新生的嫩芽,显得温柔不刺骨。
第二句"老柏梢头挂瘦猿"突然出现一个动态画面:苍劲的古柏树上,一只瘦削的猿猴像挂件似的悬在枝头。老树与瘦猴形成鲜明对比,既显出道观的古老,又带着几分野趣。
第三句"仙殿崔嵬钟磬响"转到道观内部:巍峨的殿堂里传来钟磬的声响。"崔嵬"形容宫殿高大庄严,配合宗教乐器特有的清越声响,营造出神圣感。
最后一句"纸钱灰起祭中元"点明主题:焚烧纸钱的灰烬随风飘起,揭示人们正在祭祀中元节。这个画面让前文所有的景物都有了归宿——原来云雨、古猿、钟声都是中元节祭祀的背景。
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:先拍天空,再拍树上的猴子,然后镜头转向道观内部,最后落在飘飞的纸灰上。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这些意象的叠加,自然流露出对传统祭祀活动的观察,以及对这个略带凉意又充满宗教氛围的初秋时节的感受。
葛绍体
宋台州天台人,居黄岩,字元承。师事叶适。有《四书述》、《东山诗选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