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夜无月,卧病城南郡斋,忆与陈述叔昔年黄园之游(甲寅)

密云作意偏遮月,何碍空斋病眼人。
一瞑强能祛万古,今宵宁足说前身。
瘵成莫疗霜中柿,客倦初思江上莼。
梦落昔年论诗处,浴凫栖鹭似陈洵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中秋夜生病卧床,看到乌云遮月,回忆起过去和朋友陈洵(字述叔)一起游玩的场景。全诗情感细腻,既有对现实的无奈,也有对往事的怀念。

首联“密云作意偏遮月,何碍空斋病眼人”说乌云故意遮住月亮,但对病中独居的诗人来说无所谓——反正也看不清。这里用拟人手法写乌云“作意”,显得俏皮,其实暗含无奈。

颔联“一瞑强能祛万古,今宵宁足说前身”是诗人的自我开解:闭眼睡觉就能暂时忘记世间烦恼,今晚也不必纠结前世因果。这两句透着看破红尘的豁达,但“强能”二字又透露这是勉强为之。

颈联“瘵成莫疗霜中柿,客倦初思江上莼”用两个比喻:像霜打过的柿子无药可医(写病情),又像漂泊的游子突然想念家乡的莼菜羹(写思乡)。柿子经霜后表面红润内里腐烂,暗喻诗人外强中干的身体状态。

尾联“梦落昔年论诗处,浴凫栖鹭似陈洵”转入回忆:梦里回到当年和黄园与陈洵论诗的地方,看见水鸟嬉戏,仿佛朋友还在身边。以“浴凫栖鹭”收尾,画面突然明亮鲜活,与开头的阴沉形成反差,更显对友情的珍视。

全诗妙在把病中琐事写得举重若轻:乌云遮月、生病思乡这些愁事,都被诗人用“睡觉忘忧”“梦里重逢”化解,最后定格在充满生机的画面里。这种苦中作乐、哀而不伤的态度,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