嵇康琴台

阜城经古邑,叔夜有高台。放达非中道,琴尊乃致灾。

遗名随逝水,荒迹莽残苔。长赋因披读,千秋叹绝才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通过描写嵇康琴台的荒凉景象,表达了对这位魏晋名士的深切怀念和惋惜。

前两句点明地点:诗人经过阜城古邑,看到了嵇康(字叔夜)留下的琴台。这里用"古邑"和"高台"营造出历史沧桑感。

中间四句是核心内容:嵇康因为放达不羁的性格("放达非中道")和精通音乐("琴尊")而招致杀身之祸。如今他的名声已随流水消逝,琴台也荒废长满青苔。这里用"逝水"和"残苔"两个意象,生动表现了时光流逝、物是人非的感慨。

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:通过阅读嵇康的作品("长赋"),更加感叹这位绝世天才的遭遇。"千秋叹绝才"既赞美了嵇康的才华,也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惋惜。

全诗语言平实但情感深沉,通过具体景物引发对历史人物的追思,让读者感受到才华与命运的矛盾,具有强烈的感染力。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而是借助琴台、逝水、青苔等意象,含蓄地表达了对嵇康的敬仰和对其遭遇的痛惜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