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奴娇 十三夜大宗伯王敬哉先生招饮是夜无月七叠前韵
先生语我,正一生消受,帝城烟月。
红烛短时横笛嗷,夜雨开元白发。
霜咽遗弓,风悽内苑,画角声酸切(先生时述世祖遗事)。
铜盘承露,泪如铅水不歇。
曾记樗杜笙箫,长杨刀箭,从猎霜林豁。
父子一时连上相,印纽银螭卧雪。
别墅初成,淮淝已捷,屐齿何曾折。
谈深酒冷,鼕鼕街鼓将绝。
红烛短时横笛嗷,夜雨开元白发。
霜咽遗弓,风悽内苑,画角声酸切(先生时述世祖遗事)。
铜盘承露,泪如铅水不歇。
曾记樗杜笙箫,长杨刀箭,从猎霜林豁。
父子一时连上相,印纽银螭卧雪。
别墅初成,淮淝已捷,屐齿何曾折。
谈深酒冷,鼕鼕街鼓将绝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词是作者在某个没有月亮的夜晚,参加一位王姓官员的酒宴后所写。全词通过今昔对比,流露出深沉的哀愁与感慨。
上片(前半部分)写酒宴场景:
1. 开头王先生对作者说,自己一生最享受的就是京城的风月时光。但此刻没有月亮,只能点红烛、吹笛子消遣,让人联想到唐朝开元盛世的衰落("开元白发"暗指盛世不再)。
2. 接着描写听到的悲伤声音:如霜风呜咽(暗指先帝去世)、宫苑凄凉、画角声酸楚。用"铜盘承露"的典故,把露水比作眼泪,表达绵绵不绝的哀思。
下片(后半部分)回忆往昔辉煌:
1. 回忆当年随皇帝打猎的豪迈场景:树林中奏乐(樗杜笙箫)、骑马射箭(长杨刀箭),父子同朝为相的风光(银印纽扣象征高官)。
2. 用"别墅初成"和"淮淝已捷"两个典故,暗指即使建立功业(如东晋谢安打赢淝水之战),也难逃盛极而衰的命运。
3. 最后回到现实:酒宴将散,街鼓声渐歇,暗示繁华终将落幕。
全词特色:
- 巧妙运用对比:无月之夜vs风月往事,今日凄凉vs昔日荣光
- 善用声音描写:笛声、风声、角声、鼓声,营造悲凉氛围
- 典故自然融入:如"铜盘承露""淮淝已捷",不显晦涩
- 情感层层递进:从眼前酒宴,到追忆先帝,再到个人身世,最后归于寂静
核心情感:通过一次平常的酒宴,抒发对逝去辉煌时代的怀念,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。表面写景叙事,实则寄托着深沉的历史沧桑感。
陈维崧
陈维崧(1625~1682)清代词人、骈文作家。字其年,号迦陵。宜兴(今属江苏)人。清初诸生,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,授翰林院检讨。54岁时参与修纂《明史》,4年后卒于任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