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探访神秘洞霄宫的旅程,充满奇幻色彩和自然趣味。
开篇用"玄冥"(自然神灵)拟人化,写它帮忙驱散阴云让作者进山,像有个看不见的朋友在安排天气。接着用"峰峦互扃锁"形容山势像互相锁住的大门,既写实又带悬念——明明知道宫阙在那里,却因山势遮挡看不见,勾起读者探索欲。
中间两联最精彩:举着火把钻进云雾缭绕的洞穴,在看似平静的井底拍手竟激起回声波澜。这两个细节像探险电影的特写镜头,把山洞的神秘感和互动的趣味性都写活了。尤其是"井底波澜"的描写,把物理现象写得像魔法般神奇。
结尾的告别场景很温馨:山泉用叮咚水声代替语言,既送客又让人永远记住这里。把泉水声比作记忆的钥匙,说明这次探险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全诗就像一篇微型的奇幻游记,把一次普通的登山写得像闯关游戏——有天气助攻、地形谜题、洞穴探秘、互动彩蛋,最后还有声效纪念品。诗人用生活化的小互动(拍手生波、泉水送客)让奇幻场景接地气,读起来既觉神奇又不难想象。
韩松
韩松,梴弟。宁宗嘉定二年(一二○九)由知江州任放罢(《宋会要辑稿》职官七四之三二)。八年,为太府寺丞(同上书职官七三之四九)。今录诗八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