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宿峡

双峡辟山门,沧江势尽吞。
鸟呼黄叶下,猿去白云存。
古刹余钟响,秋江落涨痕。
山僧知许事,采药自朝昏。

现代解析

《中宿峡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山水画卷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,将峡谷、江水、鸟鸣、猿声等自然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,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生机。

首先,诗中“双峡辟山门,沧江势尽吞”描绘了峡谷的雄伟景象。两座高山像巨大的门一样,将峡谷切开,而宽阔的江水则仿佛要吞没一切。这种夸张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力量,同时也为后面的静谧场景做了铺垫。

接着,“鸟呼黄叶下,猿去白云存”转向了细节的描绘。鸟儿在黄叶间鸣叫,猿猴在白云中穿梭,这些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山水之中,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。鸟鸣和猿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,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。

“古刹余钟响,秋江落涨痕”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意境。古老的寺庙中传来悠远的钟声,秋日的江水上留下了涨潮的痕迹。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,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变迁。钟声和潮痕的对比,让人在宁静中体会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。

最后,“山僧知许事,采药自朝昏”将视角转向了山中的僧人。他们了解世间的一切,却选择在山中采药,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。这种超然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淡泊,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向往。

总的来说,《中宿峡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,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。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画面感,让人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生命的律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