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雨

冻雨潇潇未肯晴,洒窗声似煮茶声。
山童酤得邻家酒,炒栗炉头独自倾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听雨》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温馨的雨天场景,通过细腻的描写,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。

首句“冻雨潇潇未肯晴”写出了雨天的氛围,雨丝细密,天气寒冷,仿佛雨不愿意停下来。这种绵绵不绝的雨声,给人一种安静、悠长的感觉。

第二句“洒窗声似煮茶声”将雨声与煮茶声相比,非常巧妙。雨滴打在窗户上的声音,轻柔而有节奏,就像煮茶时水沸腾的声音,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。这里不仅写出了雨声的动听,也暗示了屋内可能有人在悠闲地煮茶,享受着这份宁静。

第三句“山童酤得邻家酒”引入了山中的孩子,他从邻居家买来了酒。这个细节增添了生活的气息,说明即使在雨天,人们的日常生活仍在继续,邻里之间的互动依旧温暖。

最后一句“炒栗炉头独自倾”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在炉边炒栗子的情景。这个画面非常生动,栗子在炉上翻动,散发出香气,而这个人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,享受着这份独处的时光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雨声、煮茶声、买酒、炒栗子等细节,描绘了一个宁静、温馨的雨天生活场景。它没有大起大落的情感,却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小确幸,体会到平凡日子中的美好与宁静。这种细腻的描写,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产生共鸣,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温暖的雨天之中。

宋伯仁

湖州人,一作广平人,字器之,号雪岩。理宗嘉熙时,为盐运司属官。工诗,善画梅。有《西塍集》、《梅花喜神谱》、《烟波渔隐词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