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眺

极目登高丘,秋高淮泗平。
淮泗东南流,故绕钟离城。
东京昔丧乱,英雄纷战争。
杀人及鸡犬,旷野寂无声。
悠悠千载下,复见新人耕。
魏公今何在,铜台春草生。
公路冢中骨,岂忧王室倾。
北海固为豪,平原安可轻。
时哉有屈信,汉道再昌明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《晚眺》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望时的所见所感,通过历史的兴衰变迁,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人事无常的感慨。

诗的开头,诗人站在高丘上,眺望秋日的淮泗平原,河水静静地流淌,环绕着古老的钟离城。这里的景色宁静而壮阔,但诗人却没有停留在眼前的风景,而是将思绪拉回到历史的长河中。

接下来,诗人提到了东汉末年的乱世,那时英雄辈出,战火纷飞,无数的生命在战争中消逝,甚至连鸡犬都不放过,整片大地陷入死寂。这一段描写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,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毁灭与荒凉。

然而,时间的力量是巨大的。千百年过去,曾经的血雨腥风早已被岁月冲刷,如今的土地上,新的农民在耕种,生机重现。诗人通过这一对比,表达了对历史循环的感慨:无论多么惨烈的战争,最终都会被时间抚平,新的生活总会重新开始。

随后,诗人提到了几位历史人物:曹操(魏公)的铜雀台早已荒废,春草在其中生长;袁术(公路)的坟墓中只剩枯骨,他生前争权夺利,如今却无法再为国家的命运担忧。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命运,表达了对权力与欲望的反思:无论多么显赫一时的英雄,最终都逃不过死亡的结局,他们的野心与争斗,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微不足道。

最后,诗人提到孔融(北海)和刘备(平原),他们虽然性格不同,但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。诗人认为,时代的变化有时会让人感到屈辱与无奈,但只要坚持正道,汉朝的光辉依然可以再现。这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念:尽管历史充满了起伏,但正义与光明终将战胜黑暗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,表达了对时间、权力、战争与命运的深刻思考。它提醒我们,无论个人如何努力追求权力与荣耀,最终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,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坚持正义与信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