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一位父亲在六十岁生日时写下的感慨,字里行间充满对家庭、生死和亲情的复杂情绪。
开头两句"嗟余经此奈何天,惟望五儿都健全"直白地表达了老父亲的无奈:活到这把年纪,最大的心愿就是五个孩子都能平安健康。但紧接着笔锋一转,用"孰意""更伤"两个词道出残酷现实——二儿子突然去世,最小的儿子也没能活到成年。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,通过"家中昆弟时流涕,帐里爹娘梦不圆"表现得淋漓尽致:活着的兄弟们常常流泪,老父母连做梦都难以圆满。
最后两句出现转折,像阴云中透出的阳光:幸好还有三个儿子像鼎的三足般支撑着家庭,如今子孙满堂("兰桂"比喻优秀子孙)。这种悲喜交织的写法特别打动人——既坦诚地展现伤痛,又在苦难中看到希望,正是普通中国家庭面对生死的真实态度。
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就像老父亲拉着你的手唠家常,但每个字都沉甸甸的。它告诉我们:人生总有遗憾,但只要家人相互扶持,就能在伤痛中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。这种质朴深沉的情感,跨越数百年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。